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湖南日报】从蹒跚学步到稳健前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创新实践
作者:徐琼芳 刘海峰 蒋彬斌 胡荣 田乐 胡红宇   时间:2025-01-13   点击数:

引子

引子一:技炫青春,能创未来。2024年10月27日—30日,由教育部主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检验检疫技术”赛项在山东临沂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支参赛代表队同台竞技,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选手李敏萃、谭濠汶、汤娜在比赛中展示出卓越的技能水平,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不畏强手、奋勇拼搏,斩获金奖!学校数十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引子二:2024年11月8日至10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推进会。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胡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主任徐克前教授,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检验分委会副主任、国家检验技能大师杨拓教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职教研究所所长尹成鑫博士等指导新一轮资源库建设,将顺应数字技术发展,着力拓展“能学、辅教、促改”三大功能,重构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

内涵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是指“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它以就业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就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通过技能大赛所体现的行业发展趋势,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改革;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和业务能力考评证书考核要求设置渐进式课程体系。

岗课赛证课程体系

以岗定课。“岗”即就业岗位,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这些岗位的具体要求,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质的规定性,使得课程可以参照岗位素养进行模块化设计。

以赛促课。“赛”即指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赛是岗位基础技能、应用技能的展示,目前技能竞赛按照组织部门不同主要包括企业行业赛、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国际性组织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等;按照竞赛级别分为市赛、省赛、国赛、世界大赛。不同比赛的技能考核侧重点有所差异。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全新的形式,要求各参赛队伍根据赛道设置,结合专业要求,围绕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以“三自主”急自主确定参赛项目名称、自主设计参赛项目内容、自主选择参赛设备的新要求,从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等五个方面对参赛队伍进行整体评价。教学中,发挥竞赛的引领作用,通过竞赛认识医学检验检疫技术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竞赛培育的过程不断优化课程资源,进而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拓展课程内容覆盖面和深度。

以证融课。“证”是职业资格证书和业务能力考评证书。目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业务能力考评证书的证书制度,以岗位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以岗位核心职业技能的掌握为问题导向、以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加强证课融通,课程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企业认证内容,以实际案例为对象,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将相应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将新工艺、新规范、新技术纳入核心课程中,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同时组织教师团队通过研究证课融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学习,对证书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梳理,归属到相应的课程,从而实现课证融通。

路径

“四链融合”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学校始终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潮头,立足职业院校层面专业链、人才链与企业层面产业链、创新链,深刻剖析新时期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四链融合”育人机制的新思路,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四链融合”,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从而实现重构建课程体系。以医学检验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形成“平台课+岗位模块课+行业应用实践”结构。其中,平台课服务于全部岗位或某几个岗位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模块课为某岗位群的几门核心课程与相关书证融通形成岗位模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面向相关岗位群的专业核心能力;行业应用实践课为与地方区域经济特色、地方优势产业、学校特色专业结合的行业应用实践模块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上下游相关行业。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别与金域医学检验技术有限公司、迪安医学检验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教师重构了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解决了课程体系与岗位脱节的短板问题,从而更加满足岗位需求,进阶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学习参与度大幅提升,明显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双链耦合”构建课程产业体系。积极发挥产业链“指南针”导航作用,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实现“双链耦合”构建课程产业体系。产业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发挥其“指南针”导航作用,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早日实现。因为产业链是布局专业链的重要依据,更是布局人才链的重要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既突出企业主导,又强调深度融合。发挥产业链“指南针”优势,打通产教深度融合进程中“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融合”的困难点,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导航。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单链契合”构建课程标准体系。以医学检验专业链格物专业教学标准链,集合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专业建设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标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学生技能考核标准、岗位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实训条件标准等构筑专业建设工作标准;集合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技术与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分析化学》《医用化学》等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在线(混合)教学标准(规范)构筑资源库建设标准;集合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基本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免疫学技术与检验课程标准构筑核心课程标准建设,从而实现“单链契合”构建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效果

重大项目接续推进。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2016年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2019年完成验收;在已建16门标准化课程、7门培训课程和9门MOOC基础上,老师们自由搭建个性化课程145门,为职业教育拓展资源库“能学、辅教、促改”三大功能,重构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实现泛在的资源学习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并且取得一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建成5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10本新形态一体化教材。2023年申报第二轮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获批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推进当中。

竞赛项目形势喜人。2023年12月成功申报湖南省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医学检验检疫赛项赛点;在2023年国赛期间,柳杨洋、彭慧娟、何义晶3位同学最终凭借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娴熟精湛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众多优秀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在首次参加国赛中就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医学检验检疫技术赛项二等奖;2024年选手李敏萃、谭濠汶、汤娜在比赛中展示出卓越的技能水平,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不畏强手、奋勇拼搏,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医药卫生第三赛道金奖。

队伍项目整体抬升。学院坚持教育教学与技能大赛同向发力,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以双高建设为推手,创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加强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学团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团队教师近三年共立项省、市厅级课题 1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1篇;主编新形态一体化教材4本;专业教研室主任欧陵斌老师获永州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2023年成功晋升教授职称。

质量项目日渐提高。育人效果日益彰显。学院将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主题教育融入课堂,促进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育人效果显著。近2年该专业在各类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6项,2022年全国检验技术专业首届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三年来,学生单人获奖45项。近两年来学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22届学生就业率:92.62%;2023届学生就业率:96.1%,毕业生升学意愿有所增强,毕业生积极努力、乐观上进,能力和素养整体提升情况日渐提升。

医学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证结合、融通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岗课赛证”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徐琼芳 刘海峰 蒋彬斌 胡荣 田乐 胡红宇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学校官微


  •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